即时比分球探007社会公益社三年发展规划
(2014--2016)
社团活动是调整校园人际关系最好的润滑剂。活动中,每名学生都能找到价值和尊严,压力获得缓解和消融。不仅可以排解学生的心情,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让有专长的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于未来的成长也是大有脾益的。郑州市团委以协作区为单位开展了中学生四星级社团的评比活动,这为我们中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为更为广阔的空间,也让我们社会公益社,迎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积极筹划,反思进步,特制订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社会公益社在校党支部、校团委的组织领导下,将“担当、责任、爱心、奉献”作为学生社团工作的核心思想。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为外来务工子女进行学习辅导、为敬老院和社区老人、儿童提供服务等方面。我们的口号是:“爱如微尘,无处不在,聚沙成塔,积微致著。一粒尘土,微乎其微,粒粒微尘,浇筑公益长城。”
二、社团现状分析
1、社团使命与意义
培养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当代公民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课题。我们的社团属于“志愿服务”性质。社团的宗旨是:奉献爱心,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这个社团的各项活动,不仅能够使社会对中学生有一个新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为社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从而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建立这个爱心社团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为我们今后进入社会积累经验资本。可谓是一种“锤炼自我,奉献社会”的爱心活动。我们这个社团的另一个愿望是能够吸纳更多的学生,为社会的进步添砖加瓦,构筑起具有社会性的“爱心长城”,以完成我们回报社会的夙愿。
2、社团现状反思
1、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全寄宿,导致活动受限制较多,很多外事公益活动只能利用周日节假日来进行;
2、社团成员过于局限,很多活动仅限于社团成员,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推广我们社团的活动进而扩大我们社团的影响力;
3、与社会公益组织联系偏少,导致不能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团发展壮大;
4、社团定位不够明确,社团内部分工不够明确;
5、社团组织管理有待完善,部分成员对公益活动理解偏差,没有意识到参与公益性活动的重要性,积极性不高;
6、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整理和保留需要安排专人负责。
三、针对现状的规划
一、加强内部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团内部各项制度,使社团发展有章可循。完善社团的管理制度,加强社团管理,还需实施竞争的制度,让社团内部保有活力。定期进行社员培训,以促进社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确保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二、积极营造社团文化,并实现薪火相传。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编写社刊、设计社旗等方式来发展社团文化,使社团特有的价值观和精神被广大社员接受,为社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该保护好历届的社团资料,如工作计划及总结、活动方案及总结等等,建立社团档案体系,使社团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增强社团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三、以人为本,重视社团普通成员的价值与作用。对于学生社团来说,社团里的每个人都是它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在社团的发展中,主要干部对其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相对来说容易得到老师的重视。然而,重视普通社员的价值与作用也是社团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社团必须要建立一套成熟的培养和管理社员的模式,提高社员参与管理社团、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的意识,使社员能够感受到自身在社团的存在价值,进而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让社员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与提高能力。
四、积极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更多走出校园的公益性活动。目前,公益性社团日益增多,为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我们社团也应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走出校门,使活动社会化、规范化、项目化,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社会。社团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活动的吸引力,激励更多的人们投入公益事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拓展社会视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认识到参与公益性活动的意义,认识到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关系,从而关注社会发展,学习关怀社会,担负起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从而“学会担当”。
五、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增强活动实效性。社团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关注社会现实,借鉴其他社团或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形式和成功经验,总结社团积累的活动成果和经验,不断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努力开发新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的内涵,增强活动的时效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并参与我们的公益活动,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六、注重思想建设,增强社团凝聚力。让全体社员在社团工作中,形成统一的思想信念和追求,明确本社团近期和长期的发展战略,制定可行性的策略和计划,不断提高社员的工作能力,不断强化社员的团体意识,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团理念、社团氛围和社团文化。明确社团发展方向,不仅能使社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绿色社团文化氛围,也能使社员对社团有一种家的感觉,增强社员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校园文化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已经成为大多数社团发展的主要瓶颈,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借鉴的人,社团的发展也同样如此,一是要加强与其他高校社团的交流和学习,扩大外联,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开门、开放办社团。学习优秀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战略。二是要加强社团的国际交流,借鉴国外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经验,如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呈现社会化,社团机构健全、管理规范,社团经费充足,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是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企业等联络,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推动社团的和谐发展。四是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积极服务社会。学生社团也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通道;是学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在社团建设的形式和方式上,注意社团的开放性,向社会拓展,积极服务社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比如举办相关公益活动,如果能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不仅能够提高活动的层次,还能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及广大同学的关注,最主要的是能够迅速提高社团在校内外的知名度。
三、工作计划
社团招新 | 十一假期之后立刻展开招新活动,通过两轮面试选拔优秀的社团成员和志愿者,计划于十月底完成。 |
社团日常管理 | 1、完善例会制度。社团的管理层和各部门要定期召开例会,召开时间视工作需要而定,必须注意高效率解决会议的主要任务,力图节省时间,避免大家对例会产生反感情绪。 2、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让社团成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沟通交流、彼此熟悉,弥补例会在成员交流方面的不足。 3、落实社员培训。例会中可以包含基本的培训,也可以举办一些专业性的培训,拓展社员的技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并邀请以往有经验的志愿者与社员近距离的交流,向社员传授心得和经验。 |
公益创意大赛 | 通过网络渠道了解更多的公益大赛,筛选出影响力大且适合学生参与的比赛。参赛具体安排根据公益大赛的要求和时间而定,鼓励社员积极组队参赛,可以为参赛队员提供相关资料和培训,邀请以往有参赛经验的队员传授经验。 |
周末公益实践活动 | 暂定在招新结束后,定期组织社员慰问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康园听力康复中心、众兴农民工子弟学校。建议此项活动长期开展。此外,招新结束后,要充分开发社员的潜力,根据社员的意愿和想法开展其他的公益活动。 |
加强社团间的联系 | 与其他中学比较成熟的公益类社团加强沟通交流,合作举办公益活动,不仅要注重校内的合作,更要将眼光放到校外,扩大影响力。 |
广泛寻求社会支持 | 加大宣传力度,塑造社团的品牌活动,赢得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
志愿者活动 | 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丰富社员的经验,提高社团影响力。 |
计划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其余工作安排视实际情况而定。